一、底材剝落
現象描述:聚酯填充料(原子灰)成塊脫落。
原因分析:底材沒有經過小心準備。使用了不合適的聚酯填充料(原子灰)。不正確使用紅外線烤漆器。
預防措施:
1、底材須經過清潔和打磨,使用聚酯填充(原子灰)前,須細心閱讀技術資料。
2、使用適合底材的原子灰和底漆。
3、過行紅外線烤漆器烘干時須按制造商的指示。
修補方法:將有缺陷的油漆部分打磨妥當,然后利用合適的材料。
二、打磨劃痕(砂紙痕)
現象描述:邊緣脹起有刮痕。
原因分析:1、打磨金屬表面或原子灰的砂紙太粗,造成的溝痕和劃痕透過面漆顯現出來。2、中間漆在打磨前沒有干透或過于柔軟。面漆噴涂前,打底或隔絕工作不足。
預防措施:
1、利用制造商建議的砂紙型號打磨特定的底材。
2、打磨前須讓打底材料完全硬化。
3、噴涂正常厚度的中間漆及面漆。
修補方法:將受影響范圍完全打磨,然后重新噴涂。
三、發花
現象描述:復色漆在噴涂過程中或干燥成膜時,漆膜的顏色局部不均勻,出現斑痕、條紋和色相雜亂等現象。
原因分析:
1. 溶劑溶解力不強、施工粘度太低、施工前未充分攪拌。2. 漆膜過厚,上下發生對流、發花而形成六角形的小花紋。3. 噴涂設備未清洗干凈。4. 使用單色漆調制復色漆時,使用不同廠家的調色系統,色母混溶性差。
預防措施及修補方法:
1、選擇適當的稀釋劑,對涂料充分攪拌。
2、漆膜厚度應符合施工工藝要求,控制好每道漆膜的厚度。
3、每次涂裝前應完全清洗噴涂設備。
4、需調制復色漆時,選用同一廠家的同一類產品。
修補方法:如已發*花,對缺陷區域作打磨處理并完全清潔后,再噴涂面漆。
四、豐滿度不良
現象描述:干燥后的漆膜光澤不佳,顯得干癟、較厚的現象。
原因分析:1、涂料粘度低。2、底材或底涂層不平滑,且吸收涂料。3、過量地稀釋。
預防措施:
1、選用廠家推薦的優良涂料。
2、對不平滑的底材和底涂層,進行完全地打磨或封閉處理。
3、嚴格按照工藝要求進行稀釋。
修補方法:對缺陷部位進行打磨后重新噴涂。
五、腐蝕/銹蝕
現象描述:機械損傷以至漆膜底下出現銹蝕。
原因分析:1、溫氣和化學劑透過漆膜上可見或細微裂隙(砂石破損)鋟蝕金屬。2、油漆覆蓋下的金屬銹蝕沒有完全 清除。3、覆蓋金屬層的油漆補沒戴手套的人手觸摸,或受到金屬預處理時積聚的化學品、打磨水、脫漆劑污染的金屬接觸過。
預防措施:
1、可能受到機械損傷的油漆部分,在生產或在維修時都須噴涂可抵御砂石侵損的保護層。
2、完全打磨外露的金屬層,清除表面和麻坑上的所有銹跡。外露的金屬須經過金屬預處理和除銹劑處理。
3、不可用手接觸涂經金屬預處理有金屬部分,且須在30分鐘內進行底漆工序,以免銹蝕重新形成。
修補方法:脫除油漆,直至金屬層,再依昭上述指示重新噴涂。
六、干噴異常
現象描述:雖然漆膜表面光滑,但漆膜表面光澤異常偏低。
原因分析:1、底漆太差或底漆未干就噴面漆。2、稀釋劑太差或加了不合適的添加劑。3、素材前處理不當或噴漆手法不對。4、素材質量太差。5、高濕低溫時漆膜干燥太慢。6、溶劑蒸氣在漆膜表面冷凝。
表面被污染。
預防措施:
1、選擇正確種類和比例的稀釋劑。
2、選擇正確的噴漆手法:槍距,扇形,氣壓。
3、使用合適的噴房, *噴房有良好的空氣流通。
七、橘皮
現象描述:漆膜表面呈現凹凸不平狀,類似柑橘、柚子皮。
原因分析:1、施工粘度過大,漆膜流平性差。2、沒有選用配套的稀釋劑而是用了劣質稀釋劑,揮發速度過快。3、噴涂方法不當,噴涂距離太遠,壓縮空氣的壓力過大,或噴槍噴嘴調節不當。4、噴涂后流平時間不足,過早升溫。5、在夏季施工時,涂裝環境溫度過高,在35℃以上。
預防措施:
1、在高溫環境中選用慢干或超慢干稀釋劑。
2、調整施工粘度,改善漆膜的流平性。
3、采用正確的噴涂方法。
4、烘烤前漆膜要有10分鐘以上的閃干時間。
5、改善涂裝環境,盡量在推薦的溫度范圍內噴涂。
修補方法:漆膜干固后,將橘皮部分打磨平,然后拋光。情況嚴重時要重新噴涂。
八、顆粒不良
現象描述:涂料噴涂后,在涂膜表面局部或整個表面呈現的大小不規則突起的顆粒或絲狀纖維物的現象。
原因分析:1、被涂表面未進行完全的除塵清潔處理。2、可能是油漆受到了污染。3、噴涂環境的粉塵污染。4、施工人員的衣物攜入的粉塵、纖維。
預防措施:
1、對底涂層進行完整的清潔處理。
2、要*所有材料清潔,材料容器要密封,使用油漆之前要過濾。
3、*噴漆室的干凈無塵,必要時,可將噴漆室四周及地面弄濕,要*空氣過濾系統正常工作。
4、施工人員在進行噴涂時建議穿戴防塵噴漆服。
修補方法:待漆膜完全固化后,對輕微的細小顆粒,可用砂紙磨平,然后進行拋光處理。如果顆粒雜質陷得較深,則要將漆膜磨平,然后重新噴涂。
九、開裂
現象描述:漆膜發生無規則的斷裂或裂縫,通常發生在基底上被填補的縫隙或板的邊緣附近。漆膜裂紋通常呈現出三角星形,裂紋的深度不等,較嚴重的裂紋可直達基底。
原因分析:1、噴涂前油漆混合不均勻,稀料不足或型號不對。2、基底表面處理方法不當、清洗不完全或縫隙填補不當。3、噴漆時,基底的溫度太高或太低。4、漆膜太厚,或各道漆之間的流平時間不夠,或利用壓縮空氣吹干漆膜表面造成漆膜內部的溶劑不能及時揮發。5、涂料配套性不良。
預防措施:
1、噴涂前一定要使油漆均勻混合,并且按規定的比例和型號使用稀料。
2、認真準備基底表面,使用正確規格的砂紙,正確填補基底上的縫隙。完全清潔基底表面,特別要注意羽狀邊周圍的處理。
3、正確維護壓縮空氣設備。
4、使用正確的噴涂方法,*各道漆膜之間的流平時間要足夠
5、要*基底表面溫度處于推薦的工藝范圍之內,然后再開始噴涂。
修補方法: 將缺陷區域打磨平,然后拋光。若漆膜表面太粗糙用上述方法不能修復時,應磨平面漆表面,然后重新噴漆。
十、流掛
現象描述:在噴涂油漆的過程中漆膜形成由上向下流或下邊緣增厚的現象。流掛現象一般發生在垂直面。
原因分析:1、施工不當,噴槍距離與被涂物面太近。2、走槍速度太慢,一次噴涂過厚等。3、油漆施工的粘度偏低。4、施工環境溫度低,油漆干燥時間慢。5、采用濕碰濕工藝噴涂時,間隔時間太短。6、噴涂壓力低于工藝范圍,而噴槍口徑過大。
預防措施:
1、采用正確的噴涂方法,將噴槍調節適當。
2、稀釋油漆時盡量按混合比例進行,使施工粘度在工藝范圍內。
3、在氣溫較低的冬季施工時,盡量提高噴漆室的溫度,*在10℃以上至室溫的范圍。
4、濕碰濕工藝施工時,*有足夠的間隔時間。
5、噴槍壓力與口徑應能滿足工藝的要求。
修補方法:發生在素色單工序面漆層或清漆層時,等漆膜完全硬化之后,用細砂紙打磨,然后拋光。情況嚴重時重新噴涂。底色漆層流掛時,磨平流掛漆膜后重新噴涂。
十一、面漆凹痕
現象描述:面漆上有些地方凹陷。
原因分析:1、不正確的噴涂粘度、靜止時間、噴房溫度。2、噴涂壓力不正確。3、稀釋劑不穩定。4、空氣中有污垢和塵埃。
預防措施:
1、正確地調節粘度。
2、依照技術資料所建議的施工方法。
3、一定要保持噴漆房環境清潔,而且須經常檢查空氣過濾網。
4、噴涂前須確定車身表面已經過正確的清潔。
修補方法:打磨、拋光。打磨后重新噴涂。
十二、膩子痕跡
現象描述:修整部分周圍的面漆鼓起成環狀。
原因分析:1、底材沒有完全硬化,以致吸收了面漆。2、砂紙太粗,面漆使用了不合適的稀釋劑。3、以原子灰或填眼灰修補的部分在噴涂面漆前沒有經過正確的打底或封閉。
預防措施:
1、打磨經修補的部分,直至金屬層外露;在外露的油漆層邊緣利用稀釋劑進行溶劑試驗,如油漆軟化,則此漆層須封隔。
2、原子灰及填眼灰只可用于外露的金屬上,不可覆蓋在原有漆面上。
3、選用合適的砂紙;確定所有預備材料都已完全干燥。
修補方法:修補材料干透后,磨平損壞的部分,再以打底材料加以隔離,然后重新噴涂。
十三、拋光印(蠟印)
現象描述:不同大小的拋光圓印,特征為光澤減退,或是拋光不足時漆面留下的印跡。
原因分析:1、在面漆未干透前拋光;使用的砂紙或拋光蠟性質太粗。2、漆面拋光不足,以至拋光時留下較粗的蠟痕。
預防措施:
1、拋光前檢查面漆是否完全干透。
2、使用制造商建議用于特定面漆的拋光蠟和拋光設備。
3、拋光有凸起部分的漆面時要小心。
修補方法:確定面漆已經干透后再拋光,如受影響部分仍明顯地顯現蠟痕,須打磨后重新噴涂。
返回頂部